来源:家长帮石家庄站 作者:步步惊心11 2016-08-02 18:33:24
高一第一学期在逸夫楼,总的来讲冬凉夏凉;高一下学期到高二下学期在乾华楼(那时候还叫新北楼),总体感受冬暖夏极暖,南楼差不多;星华楼(主教)采光不错,但是靠逸夫楼一侧回声大噪音也大,不过到高三上课上自习的时候真的是一片寂静,离操场近是绝佳条件。南华楼今年新修的,设施新但是教室结构奇奇怪怪。重点在于除了主教都没空调!有也不开因为会跳闸!高考前辣么热都没开!高三前盼了一个暑假最热的时间过去了才开了十几天!但是吹起来真心爽!
值得一提的是文印室搬家之后油印设备换成了印刷机,纸张也优化了,那卷子印得一个美
食堂叫颐华楼(什么鬼),去年夏天扩建了三楼后居然有空调了!地上两层地下一层,每层三个巨大的柜机呼呼呼地吹!卖的窗口很多类型也多但是值得吃的并不多,基本同学们一两个学期就定下自己的楼层和窗口的基调了。
宿舍分四人间和六人间,女宿总比男宿味道好、四人总比六人味道好这是天理,没有空调有小电扇,不吹热死吹起来吹死下铺(上铺可以擦个边)。高二前没窗帘,高二高三暑假装了窗帘,勒泰楼下和西侧同学们终于获救了。
科技馆机房机子老旧但是网速挺快,高一上信竞主要是去蹭网了四楼有校史馆但基本不对外开放除非招生宣传,三楼物理实验室,二楼生物一楼化学。二楼环形平台长期被舞冕占领练舞那叫一个炫酷。
其实一中周边才是天堂,当高一还在挤食堂时,高二高三已经在正定路平安大街长征街勒泰乐汇各种店摊悠闲地规划好了食谱。毕竟市中心地带,许多好玩有趣便利的东西还得亲身体验。
原来学校的两个篮球场在食堂旁边,后来地划出去盖教学楼了,球场就委身到了操场400跑道内的两个半弧里。操场有大中小三组球门,假草是当然的了,经常有校队【学校有足球社有业余学生球队,有级部的有总的】和外校、年级和年级、学生和老师比赛,一般在节假日和周六中午可以踢全场,平时都是体育课和放学踢着浪一浪。
食堂改造的时候小卖部顺便搬了出去。一中饭卡原来特漂亮,正面是一中的正脸照,蓝天白云贼猴看,偏偏到我们升高二的时候换了一种特丑的,结果下一届来的时候又换回去了!
一中的绿化率和绿化效果因为校园面积小历史长而冲向峰值,除了400m操场不能遮挡、食堂一片楼距密而且常施工(但有很多盆栽)外处处都有浓重的绿色。行政楼南侧楼下还有一个园地,有一个拉小提琴的女生的雕塑和蜿蜒的鱼池(但是干了没有鱼),最近修缮之后都清洗干净了,重新种好了花草,疏通了水道,放了个假山,哗啦啦往下淌水,还放上了各种小鱼,顿时生机盎然,气氛非常好。刚高考完没两天回校看到每棵树上都挂了小资料卡,都是高一高二班级“认领”的,萌萌哒。
一中三年,抛开一切客观设施,我的内心是得到长足成长和充实的。这三年是我终将最珍惜的一段时光。我结识了挚友,遇见了爱,碰到了一群最可爱负责的老师(宿管老师其实最暖了爱死她们了),得到了最强大的来自家长们的支持,在瞩目中走完了这天堂般的三年。
一中三年,我遗憾没吃完食堂没探索完周边没上足课没打够球没再听一次海涛的公鸭嗓大叫。没空调热成狗、停暖气冻成冰的那些日子令我难以忘怀,但更让我无法割舍的是与我一起经历这一切的那些人、那些物。老师们的巨幅照片展板、门口墙上的小粉—>小透明(掉色了)、黑板上的粉笔靶子、教室里打断的羽毛球拍,老殷“肢解”的毽子残骸,缸里的鱼,被老马认成蒜头的风信子……三年了,今日我也终于能自豪地信笔写下“一中人”三个大字了。
我爱一中,无关设施无关成绩,这是我最纯粹的就读体验。
大一寒假回来看望老师,看到学校面貌大改善:
1.逸夫楼大翻新
2.校园内多了很多应景的装饰物(日晷、长廊啥的)
3.各个楼终于都有了同一主题的名字
4.教学硬件设施改善(空调向主教以外的教学楼拓展、投影仪升级andiPad大面积投放【挥手再见】)
5.教室内监控摄像头终于正式上线(啧)
6.新的值周生服装
从老师们那里了解的情况看,日常与我们当时并没有什么变化。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