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天天爸1991 2015-08-27 10:33:40
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接下来以白居易《夜雪》示例: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问题:阅读全文,试赏析本诗所体现的意境。
回答:本诗描述了夜雪折竹、衾枕冰冷等画面,通过侧面烘托的手法,渲染了夜雪之大,营造了凄清冷落的气氛,表达了作者遭遇贬谪后孤寂恬淡的心境。
接下来总结诗歌鉴赏常见意境术语:
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
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可供两两组合的词有: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幽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静美、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荒芜、淳朴、清丽(清新明丽)、恬淡、凄清冷落、冷森幽僻
这就是积累啊,到考试的时候,你没有这些“黑话”,你的答案就是无效的,语言再美也没用啊。你说“本诗的语言充满着一种明媚的忧伤,好像流动的琉璃”是很美,但是可能的得分点就是“本诗渲染了沧桑凄凉的景象”这样的句子,而这些是之前考试和之后会重复的东西。
永远记住,阅读不可能考个性化表达(个别阅读延伸题除外)。他既然要写出得分点,这个得分点必然是“黑话”也就是之前出现过的,以后也会重复的东西。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