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jingling0102 2015-04-07 14:15:59
二、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深化学习的必经之路
我们在学习新的知识的的时候都是有老师们向我们讲述新的定理并加以演算,而这些我们在自己看书,自己学习的时候也能做得到,因此说,数学是一门能自学的学科,自学成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数学家华罗庚。
课堂上学习,我们不仅仅是学习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老师的那种数学思维习惯,逐渐地培养起自己对数学的一种悟性和感悟。只有真正的悟到这门课,才能真正的学好它。
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的依赖性应不断减弱,而自学能力则应不断增强。所以,我们要养成预习的习惯。在老师讲新课之前将这一节的内容自己看看,结合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去演算演算,知道这节课讲的是什么,学的是什么,这样课上听讲就会容易很多,目的性也会很明确。
因此,以前的数学学得扎实,就为以后的进取奠定了基础,就不难自学新课。同时,在预习新课时,碰到什么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老师讲解新课,收获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有些同学为什么听老师讲新课时总有一种似懂非懂的感觉,或者是“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就是因为没有预习,没有带着问题学,没有将“要我学”真正变为“我要学”,力求把知识变为自己的。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样,看数学学的好好,通常讲就是看他会不会解体。
听懂并记忆有关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只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能独立解题、解对题才是学好数学的标志。
相关推荐:不可不知的10种中考数学解题技巧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