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7-05-25 16:23:37
                   
	
	  6.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
	
	  (2)坏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作用:
	
	  (1)人物: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
	
	  (2)环境: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
	
	  7.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
	
	  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8.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9.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
	
	  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来点小技巧——中考语文答题技巧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6、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