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紫涵 2017-01-05 22:47:41
《看望》讲述的是培德的妈妈到学校看望培德,但是培德总觉得妈妈在给他丢脸,匆匆的将妈妈送走,表现了培德拥有母爱而不知道珍惜,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看望阅读答案及练习题,仅供大家参考:
《看望》阅读答案:
1.小说第三段(“她在接待室里……出门”)有什么作用?请作具体说明。(4分)
答案:①暗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使读者知晓培德的母亲来自乡村,生活不宽裕;
②突出母亲衣着的土气,为下文写培德的担心做铺垫(伏笔)。
2.小说中有关罂粟蛋糕部分,随着情节的发展,培德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写下表。(3分)
情节拒绝吃蛋糕回房间看见蛋糕一起吃蛋糕心理希望母亲早点离开自责羞愧担心消除,内心转向平静
3.试探究齐姆森这一形象的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4分)
形象特点:①彬彬有礼(有教养);②成熟懂事。
作用:①齐姆森这一形象安排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②作者用齐姆森仁厚来反衬培德的虚荣,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突出;③作者通过两个形象的对比,表达小说的主题:抛弃虚荣,珍惜亲情。(每点1分)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B)(4分)
A.“妈妈来了!培德全身的血往上涌,耳根都红了。他把数学本子收到一块儿,然后磕磕绊绊地离开了教室。”写出了培德在得知妈妈到来后内心的惊喜和急于见到妈妈的迫切心情。
B.齐姆森“你究竟为什么那么快让你妈妈走了”的质问未必是因为不知道培德为什么让妈妈离开,而是包含着对培德拥有母爱而不知珍惜的一种不满。
C.“可是他一点也不饿。他走到窗子边,久久地呆望着外面。他的咽喉总感觉到异样疼痛。”描写表明培德仍然沉浸在妈妈的到来给他丢了面子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内心痛苦异常。
D.小说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成功地刻画了培德这个爱慕虚荣而且不知悔改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人的强烈批判。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