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6-12-15 16:10:01
例如42中某学生考590分,分配生志愿报一中,第一志愿也报一中,这样录取的机会就更大。
对于中等以下的初中:分配生志愿如果报的较高,第一志愿就没必要再报这个学校了。
比如6中、10中某学生考了570分,分配生志愿报一中。第一志愿就不要再报一中了(一中的二次统招线不可能这么低),第一志愿可以报二中南,精英、24等。
n第二、三志愿报自己分数段比较符合的两所学校
例如考570多分,二三志愿可以报43、42、精英、二中南、24等
考550~560可以报17、师大附中、正定东、二中西等。
n第四志愿保底
报一个比自己分数段低一些的学校,以防前面3个全部出问题导致无法录取的大麻烦
五、正确对待招生信息
一)常见招生陷阱:
1、学校可能会对自己的学校过度美化宣传。
2、学校可能会引导分数稍低的学生不报自己学校的分配生。
例如:成绩较差的初中,考560多分570分的学生可能可以靠分配生上一中二中。但是咨询学校的时候,对方可能会说这个分数无法录取。假如这些560、570的学生不敢报,那么分配生指标就会退回用于二次统招,学校就可以招到其他好学校580甚至600分的学生了。
3、学校在没把握的情况下,对于分数线附近的学生不愿给出比较肯定的建议,造成学生不敢报该校志愿。
4、学校为了录取,让学生把自己的学校报在第一志愿。
例如某学生考了570,咨询A学校,对方要求把分配生志愿和第一志愿都报该校。假如该学生的分数还可能上更好的B学校,填在第二志愿,结果也无法录取。
5、学校为了保证招生,可能引导分数低的学生也来报本校的统招志愿。
例如某学校对外宣传560分的学生都可以报该校,等报志愿结束后,出来的分数线是570。
6、某些学校的分校假冒本校做宣传
二)合理对待招生学校提供的信息
n学校提供的预估分数线并没有效力——所有考生完成填报志愿前,分数线是无法确定的。
n学校口头承诺录取可能无法兑现——志愿一旦填出,就交给考试院的电脑了。(当然对于600分以上的高分学生这个问题不大,学校一旦承诺录取或者承诺重点班,一般可以兑现)
n民办学校的签约一般有效力。但是要搞清楚去哪个校区、什么班级、怎么收费、如何填报志愿等细节,再仔细评估。
六、填报志愿举例分析
一)43中、40中、23、41、求实、同文等
这几个学校整体分数高,所以分配生能上目标学校最低分一般超过了目标高中的二统线。
例1
考600~610分,想去二中:
分配生志愿二中、一志愿二中、二志愿一中
例2
考595~600分,想冲一下二中,保一中
分配生志愿二中、一志愿二中、二志愿一中(分配生报二中希望其实不大,但是这个分数二统不论一中二中总能获得一个,所以分配生志愿就是冲一下)
例3
考590~595分,这个分数如果不是很敢于冒险,可以以保一中为主
分配生一中、一志愿二中、二志愿一中(二中分配生估计轮不上,但是二中二统还是有希望)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