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考网整合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5-05-27 21:03:53
一、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进程及阶段特征
1.资本主义近代化探索(1840--1949年)
(1)起步阶段(1840--1895年):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的近代企业在中国被迫开放的港口城市出现,这些企业使用机器生产,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对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正式开始。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领导的,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一批军工企业,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到了中国;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兴办的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领域渗透。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是最重要的阶段。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①经济近代化(工业化)有了长足的进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②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政治民主化)实现重大突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革命派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921年中共成立后,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
③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向西方学习,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缓慢地、艰难地向现代化中国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采取了加强对金融业的控制,制订工业发展计划,开展经济建设,是中国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的十年。抗战爆发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
2.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时期(1949--20世纪90年代)
(1)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时期(1949--1978年)
特点:探索中曲折前进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世纪90年代)
特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要表现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国策
③明确提出富强(经济现代化)、民主(政治现代化)、文明(文化现代化)的目标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特征
1.从1840年到19世纪6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社会原有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
民族机器工业出现,中国经济开始呈现出半殖民地特征。
2.从19世纪60年代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形成了以封建经济为主体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3.从1927年国共十年对峙开始到新中国成立,社会经济结构表现为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为支配地位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4.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并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
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并存,构成了过渡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
5.从1953年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建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6.从1956年底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形成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7.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国营、集体、个体、私营、中外合资、外商独资)并存发展。
8.20世纪90年代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
三、近代前期几种主要的经济形态
1.本国封建自然经济:鸦片战争以后逐步解体。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展土改运动将其消灭。
2.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甲午战争后取得合法地位,加紧对华资本输出。新中国成立后,将其没收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3.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比较迅速发展
(4)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5)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折;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壮大
(6)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工商业得到合理调整;1956年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4.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依附于英美,迅速聚敛巨额财富,控制了全国经济命脉。新中国成立后将
其没收,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建国伊始,人民政府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稳定了市场物价,合理调整工商业,统一财政经济,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到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达到并超过历史上最高水平,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从而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备了条件。
2.工业化建设的开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953年,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到1957年,第-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超额完成,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方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1958年初到1960年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指导思想上犯了急于求成的严重的"左"倾错误,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一时期,自然灾害严重,再加上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从面造成了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
从1960年起,中共中央决定全面调整国民经济,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并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准备了物质技术基础和骨干力量及工作经验。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十年工作中的主导方面。但是,由于错误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左"的错误在经济方面尚未彻底纠正,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又有发展,终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1966年至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使中国陷入空前的浩劫之中,使党、国家、人民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它从反面为我们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了历史借鉴。
4.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从而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农村的重点是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种责任制,把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家庭变成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家庭联承包责任制,为中国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转化创造了条件。在城市的重点是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在经济发展中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迈进。
(2)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对外开放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目的是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扩大对外贸易往来,吸收国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经济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加速现代化的进程。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随后,对外开放区从沿海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1992年中共"十四大"宣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所得出的科学结论。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开始步入小康社会。
五、政治的近代化(民主制度)
1.戊戌变法时期: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2.辛亥革命时期:武力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31年建立中华苏维埃政权,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社会主义时期: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代表人民的利益。
六、思想的近代化
1.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2.洋务运动时期:曾国藩、李鸿章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以"自强"和"求富"。
3.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倡西学、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4.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等主张用武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提出民主和科学。
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发挥集体的智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7.社会主义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