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石家庄中考政策指南   历年中考分数线   热门中考资讯   志愿填报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重点高中   中考说明   返回首页
快捷导航   石家庄中考政策指南   历年中考分数线   热门中考资讯   志愿填报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重点高中   中考说明   返回首页

中考石家庄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2015石家庄中考记述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来源:中考网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15-03-19 15:18:58

说两句

  •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也是中考阅读中最常见的一种文体。记叙文阅读可以考察的考点很多,同学们稍不留神就容易犯难,今天就与大家分享记述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吧。

      一、本文围绕什么线索进行记叙的,有何作用?

      1、线索:(1)以人物为线(2)以时间为线(3)以人物为线(4)以事件为线(5)以情感为线(6)以某物为线(7)以题目为线(8)明暗两线

      2、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3、答题套路:如:文章以"xx"线索,中间串写了"xx"、"xx"几件事,层次结构分明,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二、本文的按照什么顺序展开叙述的,写有何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三、某段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表达方式报考:描写、议论、记叙、议论、抒情、说明

      1、描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A、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又细分为:

      (1)肖像(外貌)描写

      (2)神态描写

      肖像(外貌)、神态描写的作用:交代了人物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xx的心理状态,xx的思想性格。

      (3)动作描写

      (4)语言描写

      语音和动作描写的作用: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5)心理描写,作用: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B、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突出、深化文章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揭示社会现实,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2、议论:记叙文中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

      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可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记叙文中的抒情可分为:

      一是直接抒情: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发式。

      二是间接抒情是指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抒情方式。

      抒情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4、记叙文中说明的作用:简要地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使所叙之人、事、物更清楚。

      一、某句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1)比喻:把xx比作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2)拟人:赋予xx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强调了xx的xx特点,增加了文章的语言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二、本文采用何种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常见的写作手法有:象征、对比、衬托、铺垫、先抑后扬、首尾呼应、设置悬念、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物喻人、以小见大、想象、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等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采用"XX"的手法,作者通过"XX(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写得"XX"。

      手法的作用:

      (1)先抑后扬:先贬抑再颂胤扬描写对象,上下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2)首尾呼应:使情节更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3)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4)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5)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6)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7)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8)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三、本文是用第几人称进行叙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思路:根据文章分析属于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极少出现第二人称的文章。

      (1)第一人称,好处: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2)第三人称,好处: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注意: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好处是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四、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句,并指出其作用。

      思路:关键句一般是议论或抒情句,或者是总结全文的句子或过渡句。

      文中关键句的作用:

      A、从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句子:(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B、从内容上,在开头:常有开篇点题、设伏笔、留悬念,作铺垫。在文章结尾: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

    中招计划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考签约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中考说明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十一学校

    北京二中

    北京四中

    一零一中学

    北大附中

    首师大附中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